在这个快节奏的发展时代,有没有想过中小企业的转型背后,是怎样的一场智改数转革命?昆明市通过数字化转型,正经历着一场飞跃,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关系到整个地区的经济格局与未来!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来袭,中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在数字经济的新形势下,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的重要经济体,瞄准了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这一突破口。2023年,昆明成功入选国家首批30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标志着其在这一领域的加速发展。
昆明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要求,更是社会进步的内在需求。为了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昆明市出台了《昆明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行动方案(2023—2025年)》。这份方案的落地实施,始于一组数据:截至2024年底,昆明市已推动333家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达成总体目标的83.25%。这一长足的进步,背后隐含的是政策的引导与市场的期待。
尽管政策支撑强劲,但昆明的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障碍。资金、人才、技术等多方面的短缺,使得许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举步维艰。因此,为了帮助企业解决转型中的困难,昆明市政府主动出击,计划围绕五大工作方向展开:试点城市验收、优化转型供给、降低转型门槛、加强数字人才建设、营造良好转型氛围。
昆明风行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在数字化转型中成绩斐然的企业。该公司通过引入MES系统和智能设备,成功提升了生产效率,拉近了与市场的距离。其负责人鲁家华正是见证者,他坦言:“数字化转型不仅让我们的生产效率提升,市场竞争力也大幅增强!”
这一案例展示了数字化转型的显著效果:使用智能设备后,产能利用率明显提升,企业整体的投入产出比良好达99.98%。不仅如此,通过搭建ERP+MES系统,该企业减少了信息孤岛,实现了生产数据的实时可视化。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标志着企业不再是传统生产模式的追随者,而是走在了行业的前沿。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云南昊邦制药有限公司凭借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商业模式的转型。其通过整合医药健康产业链,打造了一体化的数字化平台,极大提升了服务效率。患者只需通过智能手机,就能享受线上就医、预约体检等服务。
昊邦制药的成功,不仅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更推动了传统医药行业的变革。在该公司的推动下,注册用户突破50万人,惠及患者超过8万。可以说,数字技术的引入,让医药行业不仅实现了效率的飞跃,还为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推动绿色制造也成为昆明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项重要任务。昆明埃舍尔科技有限公司的“云七通”数字中药材全产业链平台便是在此背景下涌现的创新成果。
随着国家对绿色制造的重视,昆明也加快了在这一领域的探索。通过数字化平台,企业能高效处理碳排放数据,加强绿色制造的意识与实践。今年上线的工业碳足迹管理服务平台,便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一次巨大挑战。该平台致力于帮助工业企业建立透明、可验证的碳足迹核算体系,让企业在绿色采购、绿色认证和国际贸易中抢占先机。
在绿色制造的征途上,标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致力于构建适用于高碳排放产品的建模规范与服务模板。”一位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遵循ISO14067、PAS2050等国际标准的同时,昆明正逐步形成符合自身特色的碳管理标准。这种探索不仅为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标准化的依据,还激励了更广泛的行业参与。
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策的引导,更需要企业自我韧性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中小企业转型的每一步均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思维观念的再造。在昆明,这不仅是一个个体的成功故事,更是整个经济生态的重塑。
面对迅速发展的数字经济,你认为中小企业在未来的转型中应如何把握数字化的机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