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板垫层混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宜采用空铺法或点粘法,其他与混凝土结构相接触的部位应采用满粘法;卷材接缝必须粘贴严密,接缝口宽度不应小于10mm;在立面与平面的转角处,卷材的接缝应留在平面上,距立面不应小于600mm;阴阳角处找平层应做成圆弧或45°(135°)角,并应增加1层相同的卷材,宽度不宜小于500mm;防水基层必须平整、牢固,铺贴卷材前应使基层表面干燥,基层含水率小于9%,新作业面施工前先用简易法测基层含水率,即用1㎡的卷材覆盖4h后察看凝结水情况,若无凝结水即可进行卷材的铺贴。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主要包括三元乙丙--丁基橡胶防水卷材、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聚氯乙烯防水卷材等,一般采用冷粘法施工。
合成高分子胶粘剂的粘结剥离强度不应小于15N/10mm,浸水168h后粘结剥离强度保持率不低于70%。
配套材料包括基层处理剂、基层胶粘剂、卷材接缝胶粘剂、增强密封膏、防水层保护材料、自硫化胶带等材料。
建筑工程的地下室防水多采用整体全外包防水做法,在外包防水中又有两种施工方法即“外防外贴法”和“外防内贴法”。两种方法的比较,见表11,依据工程具体情况和设计要求酌情选用。
外防外贴法是待结构边墙(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施工完成后,直接把卷材防水层贴在边墙上(即地下结构墙迎水面),最后作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
b.在混凝土垫层上,结构墙外侧砌一定高度的永久性保护墙,墙高为底板混凝土厚度加200-500mm。墙下干铺一层油毡隔离层。
d.在混凝土垫层上和永久保护墙部位抹1:3水泥砂浆找平层,在临时性保护墙上抹1:3白灰砂砂浆找平层,转角部位抹成圆角。
e.找平层干燥后,涂刷基层处理剂(或称冷底子油)。在正式铺贴卷材之前,先在立墙与平面交接处做附加层处理。附加层宽度一般为300-500mm。
f.铺贴平面和立面卷材防水层,外防外贴法施工,在平面与立面相连的卷材,应先铺贴平面,然后由下向上铺贴,并使卷材紧贴阴角,不应空鼓。在永久性保护墙上满粘卷材,粘贴要牢固。在临时保护墙上可虚铺卷材并将卷材固定在临时保护墙上端,抹低标号砂浆保护层,以保护接头不被损坏和沾污。平面铺贴卷材可以满粘结卷材,也可以用条粘法粘结卷材,粘结面积每幅卷材不少于两条,每条宽度不小于150mm。
h.待底板钢筋混凝土结构及立墙结构施工完毕,拆除临时保护墙,在墙体结构上抹1:3水泥砂浆找平层。
i.将卷材接头剥出,清除卷材表面浮灰及污物,注意切勿将卷材损坏,并在墙体找平层上满涂底子油后,将卷材牢固地满粘贴在墙体上。
j.卷材防水层施工完毕,经过验收合格,及时用5mm厚聚乙烯泡抹塑料片材粘贴在防水层上保护。
a.先粘结平面与立面的阴角部位附加层卷材或积水坑池阴(阳)角的附加层卷材。
附加层卷材宽度一般为300-500mm。用滚刷蘸满胶粘剂均匀涂刷阴阳角的粘结部位并凉胶。同时在附加层卷材背面亦涂满胶粘剂凉干。以指触基本不粘手时即可粘结。粘结必须紧贴阴(阳)角,不得空鼓。
b.平面与立面相连接的卷材,应先铺贴平面,然后由下向上铺贴。施工时要防止在阴角处进行卷材接缝处理,接缝部位必须距阴角中心200mm以上。
c.每铺完一幅卷材后,立即用干净松软的长把滚刷从卷材一端开始朝横方向顺序用力滚压一遍,排除卷材与基层之间的空气,使其粘结牢固。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搭接宽度用满粘时短边搭接或长边搭接的宽度均为80mm,用条粘等粘结时短边或长边搭接宽度均为100mm。
接缝的粘结操作:将专用胶粘剂均匀涂刷在翻开的卷材接头的两个接头的两个粘结面上,涂胶后20min左右,指触基本不粘手时即可粘结,边压合边驱除空气,粘合后再用手压辊滚压一遍。
再接缝嵌填密封膏后,再裁剪120mm宽的卷材,用卷材接缝胶粘贴再接缝之上,做补强附加层盖口条处理。同样用手持压辊滚压粘牢,盖口条的两侧边缘用增强密封膏再嵌填密实。
卷材防水层铺设完毕,经全面检查验收合格后,对基层的平面部位,可在卷材防水层的表面上,虚铺一层石油沥青纸胎油毡做保护隔离层,铺设时可用少许胶粘剂(如404胶等)花粘固定,油毡接缝粘牢。保护隔离层的作用是防止卷材防水层在浇筑细石混凝土时发生位移。
油毡保护隔离层铺设后,对平面部位可浇筑40-50mm厚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浇筑混凝土时,切勿损坏油毡和卷材防水层,如有损坏,必须及时用接缝专用胶粘剂补一块卷材进行修复后继续浇筑细石混凝土。
在细石混凝土刚性保护层养护固化后,即可按照施工和验收规范或设计要求绑扎钢筋和浇筑结构混凝土底板与墙体。
对于地下室外墙的防水层,可将卷材直接粘贴在平整干燥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的外侧,防水层的施工方法与平面做法基本相同。外墙防水层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可直接在卷材防水层的外侧,粘贴5-6mm厚的聚乙烯泡抹塑料片材,粘贴方法是采用氯丁橡胶系胶粘剂或其它胶粘剂花粘固定。也可以用40mm厚聚苯乙烯泡塑料板代替聚乙烯泡抹塑料,但胶粘剂应采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代替氯丁橡胶系胶粘剂。
软保护层施工后,可根据设计要求或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在基坑内分步回填二八灰土分步塌实。
外防内贴法是结构边墙(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施工前先砌保护墙,然后将卷材防水层贴在保护墙上,最后浇注边墙混凝土的方法。在施工条件受到限制、外防外贴法施工难以实施时,不得不采用外防内贴防水施工法。施工顺序如下:
(A)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垫层和砌筑的永久性保护墙上,以1:3的水泥砂浆抹找平层,要求抹平压光,无空鼓和起砂掉灰现象。
(B)找平层干燥后,即可涂刷基层处理剂并铺贴卷材防水层,施工时应先铺贴立面后铺贴平面,其具体铺贴方法与外防外贴法基本相同。
水层的内侧可按外贴法所述粘贴5-6mm厚聚乙烯泡抹塑料片材作保护层,平面可在虚铺油毡保护隔离层后,浇筑40-50mm厚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D)按照施工及验收规范或设计要求,绑扎钢筋和浇筑需要防水的混凝土主体结构。对基坑应及时回填二八灰土,分步塌实。
①所用卷材必须通过使用认证,其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标准规定或设计要求,并应附有现场取样的质量检测报告或其它有关材料质量证明文件。
②卷材与卷材的搭接缝以及和附加盖口条,必须粘结牢固,封闭严密。不允许有皱折、孔洞、翘边、脱层、滑移或可能造成渗漏水的其它外观缺陷存在。
④卷材的搭接宽度和附加盖口条的宽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的规定。一般搭接缝宽度不宜小于100mm,附加盖口条的宽度不宜小于120mm。
①施工用的材料和辅助材料多属易燃物质,在存放材料的仓库以及施工现场必须通风良好和严禁烟火,同时要备有消防器材。
③每次用完的施工机具,必须及时用有机溶剂(如二甲苯等)清洗干净,以便于重复应用。
④在浇筑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以前的整个施工过程中,不允许穿带钉子鞋的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以免损坏防水层。
⑤在浇筑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时,运送混凝土小车的铁腿根部必须用橡胶卷材垫好,并要捆绑牢固,避免小车铁腿损坏卷材防水层。如发现防水层被损坏,必须修复后,才能浇筑细石混凝土刚性保护层。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主要包括弹性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塑性APP聚合物沥青防水卷材等。其施工操作可以冷粘法也可热熔法施工。
(A)基层处理剂(冷底子油)可用再生橡胶改性沥青的汽油溶液为基层处理剂。
(B)卷材胶粘剂可采用氯丁橡胶改性沥青胶粘剂,用于卷材于基层粘结,或卷材与卷材搭接缝粘结。改性沥青胶粘剂的粘结剥离强度应不小于8N/10min。
高压吹风机、电动搅拌器、汽油喷灯、料桶、滚动刷、手持压辊、皮尺、弹线)外防外贴法
复杂部位附加层:地下室阴阳角和穿墙管部位应做附加层处理。在地下室做大面积卷材粘结前应使用同一粘卷材粘贴附加层。
胶粘剂涂刷、卷材冷做粘结、接缝粘结、密封嵌缝、盖口条处理、以及外墙防水层软保护处理等各项工艺操作与本做法的合成高分子卷材施工工艺相同。
热熔法铺设防水层时,卷材应铺设在预先涂布过基层处理剂的基层表面上,确定铺设的具置,先把卷材的末端用液化气或煤气焊枪(热熔焊接专用工具)或汽油喷灯的火焰,熔融其涂盖层,粘贴固定在基层表面上。然后再用焊枪或喷灯的火焰对准卷材与基层表面的夹角边熔融涂盖层边向前缓慢地滚铺成卷的改性沥青卷材,使其粘贴在基层表面上,卷材的搭接宽度以100mm为宜,搭接缝最好用自动热风焊接机骑缝焊接粘牢,也可用焊枪或喷灯的火焰熔焊粘牢,封闭严密。
如为双层卷材防水,铺设第二层改性沥青卷材时,其搭接缝必须与第一层卷材的接缝错开二分之一左右,以便获得更好的防水效果,其铺设方法及接缝方法与第一层做法相同。其它施工工艺要求与本做法的合成高分子卷材防水施工工艺基本相同。
可采用P8防水混凝土,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和有机硅防水砂浆刚柔结和复合防水(即三道防水线)的外防内贴法施工工艺。
有机硅防水剂主要成分为甲基硅醇钠,在二氧化碳和水的作用下生成甲基硅氧烷,是一种增水物。可缩聚成网状甲基树脂防水膜,使之堵塞水泥砂浆内部毛细孔,增强密实性,提高抗渗性,从而起到防水作用。
该防水剂为无色或淡黄液体,无毒无味,呈碱性。将防水剂与8倍重量水稀释称为硅水。用硅水拌合泥砂浆后其性能指标如下:
BW止水条属弹性橡胶体,具有优良的粘接力合延伸率,其防水原理是遇水膨胀,膨胀率为100%-500%,堵塞施工缝。不使水通过,比钢板止水或橡胶塑料止水带施工更为方便。
,先砌筑永久保护墙,然后将卷材防水层铺贴在保护墙上,再进行结构施工。施工程序是:地下护坡桩贴砌370mm砖墙,接着是有机硅防水砂浆抹厚20mm(分二次抹),并代替找平层。经养护干燥后,作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防水卷材完工验收合格后刮4mm厚金鹰粉保护层,接着即可支单侧模板浇灌P8防水混凝土,使柔性防水卷材夹在两道刚性防水层中间。
铺设垫层→砌永久保护墙→抹有机硅防水砂浆(代替找平层)→铺贴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保护层施工→浇筑混凝土结构→回填土。
在底板垫层及立墙抹有机硅防水砂浆,分两层抹完,以代替水泥砂浆找平层,增加水泥砂浆的密实性。
(D)铺贴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在底平面及立面。先做转角,后做大面。转角铺贴一层附加卷材。
防水卷材铺贴完毕,应在平面上做豆石混凝土保护层,立面抹4mm厚金鹰粉保护层。
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完毕,可绑钢筋、浇筑混凝土。应按要求分层浇筑P8防水混凝土。在施工缝处贴BW橡胶止水条,然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振捣密实。
将有机硅防水剂与8倍重量水稀释。搅匀备用。配料时要戴胶皮手套、眼镜,以防防水剂溅到眼中。
按水泥:砂=1:2.5的配比,用硅水代替清水搅拌成防水砂浆待抹涂施工。也可按水泥:砂子:硅水=1:2.5:0.5的重量比配成有机硅防水砂浆待用。
b.在基层上首先刷一道硅水,趁湿立即进行下道工序,以加强防水砂浆与基层的粘贴。
c.刷完硅水后随即抹10mm厚有机硅防水砂浆,抹后搓平,待初凝后抹第二层防水砂浆,厚10mm,待初凝后赶光压实,总厚度为20mm。防水砂浆应随配随用。
防水砂浆施工缝要留阶梯形退茬50mm。接茬时先把基层处理干净。刷一道硅水,然后再抹防水砂浆,要层层搭接,抹后压光,阴、阳角要做层圆角,阳角直径10mm,阴角直径50mm为宜。
为了避免防水砂浆开裂,每隔10m下米厘条,留出12mm×12mm(宽×深)的分格,内嵌*M43密封胶。
d.防水砂浆的喷水养护,是保证质量的关键,若不及时养护就会使防水砂浆中水分过早蒸发,出现干燥裂纹,一般需要喷水养护一周。
e.防水砂浆抹平压光,要求厚度不小于20mm,不得有起砂裂缝等现象;防水砂浆与基层必须粘结牢固,不得有空鼓现象。
作业条件、施工准备、操作工艺要求与本做法的合成高分子卷材防水施工工艺相同。
BW橡胶止水条由主体材料和胶结材料组成的横截面为20mm×30mm带有粘性的条状固体。可以利用自身的粘性直接粘贴在混凝土施工缝表面,遇水后膨胀,堵塞施工缝达到可靠的防渗漏要求。
BW橡胶止水条的施工极为方便,将止水条隔离纸撕掉,粘贴在施工缝处,压紧粘牢,必要时可加水泥钉帮助固定其位置,间距约1钉/m。BW止水条粘贴定位后即可进行下一步混凝土施工。
止水条位置固定准确,粘贴牢固,不得有空鼓及浮粘现象。继续打防水混凝土之前应再认真检查止水条是否粘牢,如有位置偏离现象应重新固定。
1.1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合成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沥青油毡;常用的有SBS改性沥青油毡。
3.3基层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应顺平,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基层表面必须干燥,含水率应不大于9%。
3.4卷材及配套材料必须验收合格,规格,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标准的规定。存放易燃材料应避开火源。
4.1防水层的基层表面应将尘土、杂物等清理干净;表面必须平整、坚实、干燥。
4.2涂刷基层处理剂:涂刷基层处理剂时,要均匀一致,切勿反复涂刷。常温经过4h后(以不粘脚为准)开始铺贴卷材。
4.3附加层施工:待基层处理剂干燥后,先对女儿墙、落水口、管根、阴阳角等细部先做附加层。排气道、排气帽必须畅通,排气道上的附加层宽度不得小于300mm,必须单面点粘。铺贴在立墙上的卷材高度不小于250mm。在排气道上面应铺设一层300mm宽附加层。
4.4铺贴卷材:一般采用热熔法进行铺贴,卷财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铺贴方向应考虑屋面坡度及屋面是否受振动和风向等情况,铺贴卷材时宜平行与屋脊铺贴。将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剪成相应尺寸,用原卷心卷好备用;铺贴时随放卷材随用汽油喷灯加热基层和卷材的交界处,火焰加热器距加热面300左右,经往返均匀加热,至卷材表面发亮黑色,即卷材的材面熔化时,应立即滚铺,卷材下面的空气应排尽,并辊压粘接牢固,不得空鼓,搭接部位应满粘牢固,搭接宽度满粘法长边为100mm,短边搭接为150mm。
4.5热熔封边:将卷材搭接处用汽油喷灯加热,趁热使两者粘接牢固,以边缘溢出沥青为度,末端收头用密封膏嵌填严密。
5.1已铺贴好的卷材防水层,应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严禁在防水层上进行施工作业和运输,并及时做防水层的保护层。
5.2、穿过屋面、墙面防水层出的管位,防水层施工完后不得再有变更和损坏。
5.3屋面落水口处,施工中应进行临时塞堵和挡盖,以防落杂物,屋面及时清理,施工完成后将临时封堵、挡盖物及时清除,保证管内畅通。
6.1一次施工的面积,根据基层处理剂干燥时间的长短和施工进度的快慢决定。面积过大,来不及铺贴卷材;时间过长易被风沙尘土污染或露水打湿;面积过小,影响下道工序的进行,拖延工期。
6.2基层处理剂涂刷后宜在当天铺完防水层,但也要根据情况灵活确定。如多雨季节、工期紧张的情况下,可先涂好全部基层处理剂后再铺贴卷材,这样能防止雨水不渗入找平层,而且基层处理剂干燥后的表面水份蒸发较快。
6.3基层处理剂干燥后,才能铺贴卷材,一般气候条件下干燥时间为4h左右。
卷材的铺贴平行于屋脊方向铺贴。上下层及相邻两幅卷材的搭接缝应错开,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流方向搭接。
6.4.1卷材搭接不良:接头搭接形式以及长边、短边的搭接宽度偏小,接头处的粘结不密实,接槎损坏、空鼓;施工操作中应按程序弹标准线,使与卷材规格相符,操作中齐线铺贴,使卷材接长边不小于100mm,短边不小于150mm。
6.4.5空鼓:铺贴卷材的基层潮湿,不平整、不洁净、产生基层与卷材间窝气、空鼓;铺设时排气不彻底,窝住空气,也可使卷材间空鼓;施工时基层应充分干燥,卷材铺设应均匀压实。
6.4.3管根处防水层粘贴不良:清理不洁净、裁剪卷材与根部形状不符、压边不实等造成粘贴不良;施工时清理应彻底干净,注意操作,将卷材压实,不得有张嘴、翘边、折皱等现象。
7.2卷材的接缝部位必须牢固,封边要严密,不允许存在皱折、翘边、脱层或滑移现象。
8.1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铺贴立面或大坡面时,应采用满贴法并应尽量减少短边搭接,以利粘结牢固和防止卷材下滑。
8.2铺贴应注意根据胶粘剂的性能,控制胶粘剂涂刷与卷材铺贴的间隔时间,以免影响粘贴力和粘结的可靠性。
8.3采用热熔贴法铺贴卷材,应注意使火焰加热器的喷嘴距卷材面的距离适中;幅宽内加热应均匀,以卷材表面熔融至光亮黑色为度,应防止过分加热或烧穿卷材。